2024.06.08 台灣偶來-金字碑古道路線:瑞芳車站-牡丹車站

=交通=
去程:瑞芳車站
回程:牡丹車站

=行經景點=
瑞芳車站,h74m. .20分. .新柑橋h76m. .6分. .新峰圓山福德宮h79m. .1分. .瑞芳運動公園,h81m. .22分. .三也磅空,h97m. .19分. .猴硐遊客中心,h108m. .4分. .金字碑古道叉路,h102m. .1分. .舊猴硐國小,h115m. .6分. .天煌亭、偶來紅馬,h152m. .13分. .舊涼亭遺址,h278m. .7分. .後凹古道叉路,h340m. .11分. .金字碑,h431m. .9分. .奉獻示禁碑、探幽亭,h508m. .3分. .金字碑古道登山口,h479m. .1分. .三貂慶雲宮叉路,h479m. .27分. .十三層保甲路,h224m. .4分. .十三層保甲路叉路,h178m. .2分. .三貂慶雲宮,h184m. .20分. .牡丹國小,h120m. .8分. .牡丹車站,h113m

        今天繼續來探訪與宮城縣偶來步道結盟的台灣偶來步道-金字碑古道,參見新聞"淡蘭百年山徑會師 日本紅色偶來小馬在金字碑古道現身"。

        要走金字碑古道個人認為雖然猴硐車站既方便又很近,但距離稍短,且經過的路段沒有瑞芳車站起登的優點。除了同有火車站的便利性外,瑞芳車站相對是大站,對號列車停靠的機會更大,除此之外還有幾個優點。

一、瑞芳車站是淡蘭古道北路【入蘭正道】的起點,可與之相呼應,且路線無須重新規劃。

二、從瑞芳車站起登,距離約11公里,滿適合偶來步道的規劃距離,若是猴硐大概不到7公里,實在太短。

三、瑞芳車站到猴硐遊客中心之間,除了車站熱鬧街道外,會再經過瑞芳國中的河邊車道、可看著溪流美景行走,另有土地公廟等寺廟、運動公園、寧靜的民宅、鄉間道路、自行車道,更具因吸引力的是有三個隧道(官方標示"三也磅空"(台語來唸就是三個隧道的意思))。很有偶來步道的特色。

 

        今天是端午節連假三天的第一天,氣象預報仍是午間便有下大雨的可能,但其他假日只有更差,那就只好賭一賭。運氣很好,整個路線都沒遇到下雨,還有出現大太陽的時候。能好好照相提供清楚的相片供大家參考是很重要的事情。

        因為走過完整的淡蘭古道北路,請參考"淡蘭古道北路:完成路線總整理",所以這路線自然走過,當時走更遠,直到雙溪車站。不過對偶來步道來說,到牡丹車站才比較適合。因此先開車到牡丹車站,因為比較好停車,再搭火車到瑞芳車站起登。走完這路線便可以直接開車回家。比較不便的是受限於牡丹車站到瑞芳車站的班次不多。

 

        行車路線(GOOGLE搜尋:牡丹車站):新店出發->北二高汐止接一高->過收費站後往大華交流道接台62線快速道路->台62線16K,九份指標下交流道往九份方向->過瑞柑陸橋->往侯硐、福隆,北37公路方向->北37公路至與102公路相交處即為牡丹里>102公路28K前左轉牡丹車站,車站旁停車。由住處至此的距離約是50公里,60分鐘的車程時間

 

 

08:54 出站後先照照瑞芳車站外觀。

 

 

08:58 與瑞芳車站自拍合照,做起登的紀錄。

 

 

08:58 面對車站取左行,對面有淡蘭古道雙扇蕨的指引標誌。

 

 

09:00 走在騎樓上

 

 

09:03 明燈路十字路口,過馬路要走右邊那藍色鐵橋【瑞峰橋】

 

 

09:06 瑞峰橋上看看【基隆河】與兩岸民宅景觀

 

 

09:07 過橋後取左,續跟隨雙扇蕨指標。

 

 

09:10 看著溪流風景行走,是不是很棒呢?

 

 

09:13 路經瑞芳國中校門口

 

 

09:19 新柑橋是苧子潭古道1200公尺與金字碑古道3750公尺叉路,不過橋續行往金字碑古道。

 

 

09:21 路經【忠仁廟】也有大廟的感覺,若是日本人來走這路線,對廟應該有興趣。

 

 

09:22 續沿著河堤圍牆行走。

 

 

09:25 這景觀即使只是行走時看看也覺得不錯。

 

 

09:26 新峰圓山福德宮今天有活動,有免費米粉炒可吃,可惜不餓。

 

 

09:28 原來這裡還有個瑞芳運動公園。

 

 

09:29 竟然還有飲料販賣機,太好了,對於走這步道多了水份補給。

 

 

09:30 要進入民宅與菜園的步道。

 

 

09:32 民宅對面便是菜園,寧靜樸實的環境。

 

 

09:34 繼續走在鄉間步道上。

 

 

09:35 正好有火車經過。

 

 

09:37 這段也是自行車道。

 

 

09:37 在此要取左走涵洞過鐵道到對面去。

 

 

09:38 剛好又有火車通過。

 

 

09:39 過涵洞。

 

 

09:40 適合自行車的斜坡道。

 

 

09:42 火車往來還真頻繁。

 

 

09:42 前方隧道名稱是【福住隧道】。

 

 

09:44 到了三個隧道前的步道。

 

 

09:44 鐵道班遺跡【水圳橋】。

 

 

09:45 開始來走【三也磅空】。

 

 

09:48 隧道內一景

 

 

09:49 第二個隧道前有個觀景台。

 

 

09:50 第二個隧道內景。

 

 

09:51 第三個隧道。

 

 

09:52 來個隧道前自拍。

 

 

09:52 出隧道後的步道景觀也挺美的。

 

 

09:53 沿鐵道行走。

 

 

09:57 又有火車經過,不過這次是貨車。

 

 

10:01 樹根氣鬚覆蓋了大部分的牆面。

 

 

10:03 隔岸看看猴硐國小。

 

 

10:05 分享基隆河風景。

 

 

10:06 平溪線火車通過。

 

 

10:08 前方是【示德隧道】。

 

 

10:12 右前方紅色建物便是【猴硐遊客中心】。

 

 

10:15 淡蘭古道的石柱,自拍合照。

 

 

10:16 前方便是【甕仔潭橋】,過橋後取左。

 

 

10:21 走車道橋的右邊,過大粗坑溪後取右,有金字碑標示與雙扇蕨指標。

 

 

10:22~10:24 舊猴硐國小,以前都沒進去,今天心血來潮,來看看。

 

 

10:30 繼續上坡柏油路,到此左為大粗坑古道不取;取右金字碑古道。

 

 

10:31 淡蘭橋。

 

 

10:32 看到【天煌亭】與偶來小馬了。

 

 

10:33 導覽圖寫的是與宮城縣偶來步道奧松島路線締結為國際友誼步道的見證。

 

 

10:33 仔細一看這偶來小馬竟然是2023.11.12便已設立。可見要不是去走了九州偶來步道,我根本對此新聞無感。

 

 

10:35 金字碑古道上唯一一個偶來小馬,當然要自拍做紀錄。

 

 

10:37 開始來走金字碑古道。

 

 

10:40 金字碑古道也是走過好幾次,知道一路陡上,偶有稍緩處,總之就安步當車,慢慢走。

 

 

10:46 金字碑古道也是一處爬樓梯的步道,畢竟很久以前就興建完畢,不像現在淡蘭古道中路,大都採取對行走友善的手作步道。

 

 

10:50 到了舊涼亭遺址。右上方平台。

 

 

10:54 沿山壁而行。

 

 

11:00 後凹古道叉路,曾經走過。

 

 

11:10 持續陡上,前方有金字碑的說明。

 

 

11:12 金字碑到了。

 

 

11:12 金字碑前自拍到此一遊。

 

 

11:15 過了這竹子叢後,又要走陡上的石階步道。

 

 

11:19 反正有心理準備,在怎麼陡,就剩最後一段。

 

 

11:23 看到山頂欄杆,那就是到了。

 

 

11:23 奉獻示禁碑與探幽亭。從登山口到此花了46分鐘。

 

 

11:23 斑駁不清的碑文。

 

 

11:24 自拍到此一遊。

 

 

11:33 應該也是另一種福德祠吧。

 

 

11:33 休息完畢,離開探幽亭。

 

 

11:34 也是石頭步道。

 

 

11:37 前方便是縣道102號。

 

 

11:39 登山口的金字碑古道介紹。

 

 

11:39 往上行方向即可看到續行路。金字碑古道往牡丹登山口,可算是指【三貂慶雲宮】。

 

 

11:41 這景感覺不錯。

 

 

11:44 石階步道本來是想讓行人安全,但這種材質潮濕時很容易生青苔,反而濕滑難走。

 

 

11:47 在公路旁續行。

 

 

11:49 改為較友善的黃土木隔板路徑。踏在隔板上反而好走。

 

 

11:53 石塊在平緩處就比較安全些。

 

 

11:57 陡下到一處平台。

 

 

12:00 難得在下坡中出現上坡。

 

 

12:03 左邊多了自然山徑叉路,看地圖應該會通往十三層庭園,步道正路後面還會有另一叉路,可見兩路可以互通。此時不節外生枝,續行正路。

 

 

12:08 持續陡下後到了十三層保甲路。取右往三貂慶雲宮。

 

 

12:10 像這樣類似的水泥路,我在走九州偶來步道時也常會走到。

 

 

12:13 接回小柏油路,取右往三貂慶雲宮。

 

 

12:15 前方續行路,先到右邊到此一遊三貂慶雲宮。

 

 

12:15 三貂慶雲宮。從探幽亭到此花了42分鐘。

 

 

12:17 路上的石頭屋民宅,也是都市中難得一見的。

 

 

12:18 接上往來牡丹車站與十三層聚落的道路。取左前【政光一號橋】往牡丹車站。

 

 

12:20 過政光一號橋後即可看到淡蘭古道的官方指標。

 

 

12:27 走過九州偶來步道後,因為有太多走柏油路的機會,現在倒是可以另一角度與心情來看,其實這樣的景觀也是不錯的。

 

 

12:33 路上的土地公廟,常看沒感覺,留著給日、韓兩國來此走偶來步道時駐足片刻吧。

 

 

12:36 路經牡丹國小。

 

 

12:38 路經牡丹橋,過後是民宅,也很符合偶來步道的含義:"從大街通往家門前的狹窄小巷"。

 

 

12:40 過福壽橋後直行可比較快到牡丹車站,但應該取右沿著牡丹溪轉往藝術廊道才到牡丹車站,比較有意思。

 

 

12:43~12:44 經由此藝術廊道往牡丹車站。

 

 

12:46 出了街道便是牡丹車站了。

 

 

12:47 到此結束,與牡丹車站來個自拍到此一遊。

 

 

        GARMIN eTrex 32x GPS記錄的行走軌跡

行走軌跡GPX檔下載

參考路程時間(海拔高度為本人GPS的紀錄,所列時間為不含休息的時間):

瑞芳車站,h74m. .20分. .新柑橋h76m. .6分. .新峰圓山福德宮h79m. .1分. .瑞芳運動公園,h81m. .22分. .三也磅空,h97m. .19分. .猴硐遊客中心,h108m. .4分. .金字碑古道叉路,h102m. .1分. .舊猴硐國小,h115m. .6分. .天煌亭、偶來紅馬,h152m. .13分. .舊涼亭遺址,h278m. .7分. .後凹古道叉路,h340m. .11分. .金字碑,h431m. .9分. .奉獻示禁碑、探幽亭,h508m. .3分. .金字碑古道登山口,h479m. .1分. .三貂慶雲宮叉路,h479m. .27分. .十三層保甲路,h224m. .4分. .十三層保甲路叉路,h178m. .2分. .三貂慶雲宮,h184m. .20分. .牡丹國小,h120m. .8分. .牡丹車站,h113m

 

 

行走時間不含休息花了184分鐘,也就是3小時4分鐘。走了10.8公里。總升降高度(上坡/下坡):476/436m。海拔高度最大值/最小值:509/70m。含休息、拍照與逗留共花了3小時52分鐘。建議準備4.5個小時來走。

 

 

  再次假裝自己是外國人來走偶來步道的金字碑古道,才能感受到平淡的步道中有一些特別的亮點。沒有山友在意的山頭與基石,有的就是在小鎮、鄉村的鄉間步道還有古道。這樣的步道難吸引資深有很多經驗的山友,較適合走走小山、健行步道的民眾,沒什麼壓力的行走來認識當地居民平常的活動範圍。

 

 

行走軌跡圖

 

 

分享

我要留言 ||| 回本站首頁


**在本篇留言**